中文无码热在线视频-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玉門市恒翔油脂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國第一個石油基地――玉門,是生產各類真空油脂和特種潤滑脂的專業公司,集研究、開發、生產于一體的生產經營企業,具有幾十年專業生產真空油脂和特種潤滑脂的生產經驗。

NEWS

新聞中心

保障國家油氣安全 “西部大慶”作出新貢獻

2014-06-19 10:42 來源: 作者:

  勞動競賽在我國工業發展史上熠熠生輝,曾經激發和創造了無數驕人佳績,如今繼續在新時代里延續著優良的傳統,并緊扣時代脈搏,領域不斷拓寬,內涵不斷豐富,方式不斷創新,散發著獨特的光輝。2011年6月,為了積極落實黨和國家領導人對鄂爾多斯油氣區發展的重要批示,中華全國總工會決定,中國能源化學工會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聯合在長慶油田開展全國重大工程示范性勞動競賽,并會同陜、甘、寧、蒙四省區總工會召開了建設“西部大慶”勞動競賽誓師動員大會,勞動競賽主題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建設‘西部大慶’,同心同德凝聚各方力量共創和諧典范”。

  3年來,長慶油田與20個參戰企業以勞動競賽為有效載體,攜手并肩、共同奮斗,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在37萬平方公里的鄂爾多斯盆地每一位建設者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智慧詮釋了新時期工人階級“勞動光榮、奉獻偉大”的優秀品格、書寫了“西部大慶”奮進史的輝煌篇章。

  “西部大慶”建設的實踐表明,依靠工人階級,崇尚勞動創造,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力量之源、勝利之本。勞動競賽是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和形式,已經成為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效率助推器”和“創新原動力”,也為廣大職工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建功立業的舞臺。“西部大慶”建設的創舉是道路自信、發展自信、文化自信的生動典范,必將濃墨重彩地載入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史冊。

  6月10日,在全國總工會的關心支持下,由中國能源化學工會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共同舉辦的“西部大慶”建設勞動競賽現場交流會暨勞動競賽成果展在總部位于西安的長慶油田舉行。

  回顧“西部大慶”建設歷程,發展的成果來之不易。40多年來,面對高原荒漠和世界典型的“三低”油氣藏,在極其艱苦復雜的條件下,幾代石油人以矢志不渝的報國情懷堅定發展信念,以“磨刀石上鬧革命”的創業精神實現跨越式發展,以建成“西部大慶”實際行動為大慶精神注入新的時代內涵,廣大科技員工,面對現實,迎接挑戰,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研發了具有長慶特色的低滲透和特低滲透油氣田規模效益開發的技術系列,探索了以“四化”為代表的現代化油氣田管理模式,形成并豐富了以長慶“磨刀石”精神為內核的文化體系,如期建成了我國油氣當量最高的現代化大油氣田。

  一個大油氣田的誕生,對保障國家油氣戰略安全、調整能源結構、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和改善民生,有著重要現實作用和深遠意義。那么,“西部大慶”是如何建成的?社會也在關注,“西部大慶”,究竟蘊藏著多大能量,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什么影響?與我國目前開發的常規油、氣田不同,長慶油田在“磨刀石”之稱的“三低”油氣藏上創造的世界奇跡,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發?

  “西部大慶”從夢想到現實

  “西部大慶”的誕生堪稱我國“三低”油氣田開發的奇跡,解放思想、持續創新、轉變發展方式承載著不可替代的使命,長慶油田在不斷挑戰極限中贏得建設大油氣田機遇。

  解放思想尋找發展大油氣田的思路和方法

  建設“西部大慶”的成功實踐,源于解放思想形成的一系列實事求是的發展思路和方法,在經歷3次決定油田命運的轉折和跨越期間,思想解放深遠影響。

  生存危機中解放思想。長慶石油會戰始于1970年,上世紀80年代,原油年產量上到140萬噸左右徘徊不前。這一時期,由于后續資源接替乏力,“小而肥”的侏邏系油藏開發陷入低谷。會戰以來積累形成的人才、隊伍、設備,被整建制調往東部油田。在長達10多年的堅守探索、艱難突圍之后,長慶人放眼遼闊盆地,石油勘探由侏邏系向三疊轉移,從中生界找油向古生界找氣轉移。

  上世紀90年代,長慶集中僅有的資金,在盆地三疊系找油的同時,亦拉開了天然氣勘探。隨著塞1井和陜參1井勘探獲重大突破,發現了億噸級安塞油田和當時我國探明儲量最大的靖邊氣田。思路的轉變,徹底扭轉了“無米下鍋”困境,長慶自此走出“十多年不上產”的窘迫,邁入“油氣并舉”新紀元。

  成長關鍵時機解放思想。世紀之交,中國石油做出“穩定東部,發展西部”戰略,以年產油氣當量500萬噸規模在國內暫露頭角的長慶油田,在國家加快西部能源開發中能否脫穎而出?總結油田30年坎坷歷史,長慶提出用“三個重新認識”(重新認識鄂爾多斯盆地,重新認識長慶低滲透,重新認識自己來駕馭油田的未來發展。

  “三個重新認識”,給長慶油田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0年,中國第一大氣田—蘇里格氣田在內蒙古橫空出世;2001年,發現儲量超4億噸的西峰油田;2003年,探明儲量規模超5億噸的姬塬油田。開發上,打破了國際知名石油公司對特低滲油田“不能有效開發”的權威判定,不僅從磨刀石里把石油開采出來,還實現高效開發。

  “三個重新認識”是長慶與“低滲透”30年搏弈形成的發展思路,從思想上打開了對“三低”油氣藏的全新認識。僅從油氣勘探領域,就總結形成了6大油氣地質理論,摸清了這個盆地油、氣資源形成機理、儲藏環境和分布規模,能夠在地下數千米巖石中高效識別油氣儲層,順藤摸瓜找到大油氣田。

  抓住重大機遇解放思想。進入2008年,源于美國的金融危機向全球蔓延,國際油價高位震蕩,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突破50%,國內多個城市“氣荒”頻現。作為中國第三大油氣田的長慶,其發展已與國計民生緊密相聯。長慶重新審視盆地資源潛力,思考在未來保障國家油氣安全中的定位,提出在鄂爾多斯盆地建設5000萬噸特大型油氣田目標。

  國家經濟發展需要更多的石油,央企理應堪當重任,歷史又一次把長慶推到風口浪尖。上產5000萬噸,長慶既認識到面臨的困難,更認識到發展機遇的重要。

  長慶迅速掀起“3000萬噸在握,5000萬噸在望,我們準備好了嗎”大討論活動,這一次思想解放自上而下,延伸到生產一線員工,內容涉及到轉變傳統油氣生產、管理方式,運用先進理念和技術建設現代化油氣田等諸多新思路,凝聚并堅定了員工在“超低滲”上建設大油氣田的信心和決心。與此同步,將發展思路、工作部署隨之調整到“發展大油田,建設大氣田”的高速軌道。

  持續創新成就開發“三低”油氣硬實力

  長慶開發的是世界典型的“三低”(低滲、低壓、低豐度)油氣藏,被稱之為“磨刀石”。國際上把滲透率小于50毫達西的油田劃為低滲透油田,長慶80%的油氣田滲透率小于1毫達西,屬于特低滲、超低滲范疇,是國際公認沒有開發價值的“邊際油田”。

  與國際上類似油氣田相比,這里的油氣儲層還屬罕見的低壓力、低豐度。先天不足的“三低”特征,意味著在開發上不僅僅解決低滲透難題,還面臨著低壓、低豐度挑戰。

  長慶的油井平均日產油不到兩噸,為國內常規油田的1/10;蘇里格氣田單井產氣僅為1萬立方米,既使我國川渝地區目前投入開發的頁巖氣,平均單井產量也高出其10倍。

  從相對容易開發的低滲透,到特低滲,再延伸至超低滲,長慶油田的發展,是圍繞尋找油氣和提高單井產量不斷挑戰“三低”開發極限的創新實踐。43年攻堅克難,長慶沿著勘探、開發技術創新和全流程工藝技術創新破題,逐層展開、環環相扣,形成了適合鄂爾多斯盆地“三低”油氣田經濟有效開發的主體技術系列。手握科技“利器”,揭開“地宮”神秘面紗、穿透“千古磨刀石”,開拓出油氣大場面。

  勘探技術創新—致力于提高地震波穿透力,以識別分析地下巖層發現油氣,在實踐創新中形成了黃土塬非縱地震技術和全數字沙漠地震技術,突破了黃土塬、沙漠地震勘探世界難題,掌握了高效識別地下數千米深處油、氣層的能力。

  三低層面創新—圍繞低滲透、低壓力、低豐度,探索形成壓裂、注水、水平井開發系列主體技術。通過壓裂打通油氣滲流路徑,依靠注水恢復儲層油氣流動壓力,用水平井橫穿儲層增加油、氣滲入井簡面積,來提高單井產量。

  三個層級創新—攻克低滲透,突破特低滲,解放超低滲,將壓裂技術由常規壓裂發展到分層壓裂、體積壓裂,形成了適應不同油氣層壓裂的技術系列,讓盆地大面積分布的“超低滲”油氣實現有效開發。

  全流程工藝創新—從油氣層順著井簡一路延伸到地面生產流程關鍵環節,形成高效開發超低滲油藏和蘇里格氣田系列配套技術。每一項關鍵技術的突破,對油氣田發展產生顛覆性變革,例如,井下節流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使蘇里格氣田實現地面中、壓集氣,生產流程和集輸管匯全部國產化,單井地面投入由原來220萬元降至110萬元。

  壓裂、注水,水平井技術成為開發“三低”油氣田主體技術。水平井壓裂技術的重大突破,讓地下油、氣滲流通道,由原來的“羊腸小道”變成“高速公路”,目前投產的上千口水平井,油、氣單井產量較直井提高了3~5倍。長慶從“低產多井”歷史,邁進“少井高產”時代。攻克特低滲,年產油氣從140萬噸攀上2000萬噸,而解放超低滲,實現了由2000萬噸到5000萬噸跨越。

  快速發展得益于開放式科研體系和靈活的創新機制,長慶油田持續打造勘探開發、工藝技術、工程設計三個研究院的科研實力,與中科院、清華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國內知名科研機構、院校和斯倫貝謝、哈里伯頓、殼牌等跨國公司合作。按照自主創新、集成創新方式,集納國內外創新資源,組織長周期國家重大專項課題和863項目課題。同時,亦能夠迅速集中科研力量,開展短、平、快式的生產難題攻關。2008年~2013年,獲得國家科技獎3項,126項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取得國家授權專利656項(件),推廣應用了600多項適用技術。

  轉變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之路

  “三低”油氣藏作為一種低品位油氣資源,其開發受技術、時間、環境、經濟性等多方面制約,通過轉變生產方式、管理方式和運用市場機制配置資源,長慶找到低成本、可持續發展途徑。

  創新發展模式。實施勘探開發一體化,高效獲取油氣資源。長慶打破“先探明、后評價、再開發”傳統模式,同一區域勘探在點上突破,評價全方位跟進,開發及時部署,使新發現的油氣儲量迅速變成生產能力。開發提前介入,成倍地擴大了勘探面積,引導勘探獲得更多發現。同時,創新“工廠化作業”模式,將鉆井、測井、壓裂、試油等大型作業工序優化組合,集中在同一個井場聯合作業,獲得時間、成本等綜合效益。建設一個年產千萬噸油氣田的周期,由過去的5年~8年,縮短到兩年。

  在快速發展中復制傳統增長方式,即使油田規模擴大了,也會給將來可持續發展帶來困難。長慶通過生產流程再造降低發展成本,用一套符合地下油氣開發和地面生產需求的標準,優化和簡化開發工藝流程,使油、氣田建設按照“集成組裝”的方式運行,注水站、轉油站、增壓站等被一些能移動、小型化、多功能的數控裝置替代。研發的國內首臺全數字“橇裝增壓集成裝置”,一臺設備就替代過去一個增壓站的全部功能,更關鍵的是,這個區域油井枯竭了,還可以移到下一個井區繼續使用。

  地面工藝流程優化簡化,叢式井組開發、井站合建模式的推廣,油田傳統的四級建站變成一級半,新投產的同等規模油田,井場僅為過去的六七分之一,井站數量比過去減少了一半,節約土地50%。2001年以來,長慶累計節約土地資源35.8萬畝,節約征地資金71.2億元。

  讓市場主導油氣田建設。早在2008年,長慶擔負起建設“西部大慶”重任之時,每年需要鉆機就達800部~1000部,當時既有隊伍不足20%。按配套每部鉆機2000萬元、最少50人算,組建600支鉆井隊,就需要投入100多億元,增加3萬余人。這還不包括壓裂、試油(氣)、測井、固井、修井設備和專業隊伍及后勤服務保障配套。

  運用市場機制,調集部署國內行業優勢資源、引進社會鉆井、試油及地面建設工程隊伍,讓民營隊伍與國內專業隊伍展開競爭,這種消除技術“壁壘”的公平競爭,既加快了建設速度,提升了民營隊伍整體實力,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成本。蘇里格氣田單井綜合投資由1300萬元降到800萬元;超低滲油田單井綜合成本降到300萬元以內。每年建設五六百萬噸油氣產能,節省投資近20億元。

  依靠市場高效配置資源、挖掘團隊競爭潛力,長慶用“四兩拔千斤”的功夫,短時間內調集數倍于自身的優勢資源,迅速高效地完成大規模油氣會戰。2008年以來,20萬人參與的油氣大會戰,鉆油、氣井3萬余口,建設場站及大型站庫近500座,完成同時期占中國石油一半以上的鉆井工作量,創造了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史上的奇跡。

  用數字化管控油氣田。油氣產量從2000萬噸上升到5000萬噸,長慶員工總量仍保持在7萬余人。按當時的開發、管理模式,實現5000萬噸至少要在當初7萬人基礎上再增加10萬人,每年新增上百億元人力成本。長慶運用數字化技術,化解了油氣產量快速增長與人力資源不足的矛盾。

  如果說6年前啟動的數字化油氣田建設,主要是為降低發展成本,如今,由于應用自動控制、遠程監控、網絡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石油工業,拉動生產、管理方式轉變。傳統采油模式百萬噸油田全過程生產、管理需要3000多人,現在井場無人值守、生產過程自動監控、生產信息自動采集傳輸儲存,只需要1000余人。

  長慶的數字化油氣田,由三個層面的功能組成,前端以井、站、管線生產過程控制為核心的生產管理系統,通過數字化增壓橇等多功能集成設備,遠程管理油、氣、水井、場站生產動態;中端以聯合站為中心承接前端采集的實時數據,構成油氣集輸、作業現場、應急搶險為核心的生產指揮系統;后端立足油氣藏綜合研究,通過數字化研究平臺,建成科研業務流與數據鏈統一的決策支持系統。

  “數字化革命”由地面延伸到地下油氣藏綜合研究、油氣田經營層面,給生產—科研工作提供了一個龐大的數據鏈體系,轉變了科研人員思維方式、工作方式,亦打破科研部門各自為陣的現狀。科研人員根據生產需求,實時掌握每一個油田、氣田的開發現狀、儲層動用程度,把各方面的信息協同起來對比研究,哪個區塊需要調整注水強度、加密鉆井或實施增產措施,能夠迅速做出科學部署。

  “西部大慶”:帶來了什么

  對于每年付出近3000億美元進口油、氣的中國而言,能源安全不僅僅是國際上外交制衡、利益博弈問題,更是國內經濟轉型、維護公眾健康和提升生活品質的迫切需求。“西部大慶”,提升了中國立足本土保障能源安全的信心和能力,其承載的戰略價值遠不止于經濟價值。

  樹起了國家能源版圖新坐標

  長慶油田是新世紀以來我國油氣儲量產量增幅最大、發展最快、成長性最好的油氣田,年產油氣當量13年間從500萬噸上升到5000萬噸,提前兩年建成“西部大慶”,標志著鄂爾多斯盆地成為我國最大油氣生產基地。

  在長慶油田2013年生產的5195萬噸油氣當量中,石油2432萬噸,相當于當年國內石油總產量的12%;天然氣346.8億立米,為當年國內天然氣總產量的28.68%。油氣當量約占當年國內總產量(近3億噸)的1/6。毫無疑問,長慶油田為穩定我國油氣供應、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增添了重量級砝碼。

  長慶油田生產區域橫跨陜、甘、寧、蒙、晉五省(區),是西部大開發重點能源區域和歷史上“絲綢之路”起源地,也是中亞油、氣資源進入東南沿海市場必經之地。西接資源,東接市場的區位優勢,使長慶油田在目前和未來我國本土能源戰略的基礎地位舉足輕重。

  提升了中國能源安全主動權

  當前,始于2008年發生于美國并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還遠未結束,世界經濟在調整中緩慢復蘇,國際油價因復雜變化的地緣政治博弈而居高不下,中國從海外大規模的油氣進口,面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

  經過30多年高速發展的中國,資源、環境的制約十分突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未來5至10年,國家經濟發展對油、氣的需求總量仍將上升,同時,受困于近年來半壁江山“霧霾鎖城”的影響,天然氣在一次性能源消費中占比快速增長,在全球范圍內獲取油、氣資源,仍是今后較長時期內國家能源戰略的重中之重。

  “手中有糧,心里才不慌。”把能源安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是中國多年的愿望。一個年產5000萬噸大油氣田在我國本土上建成,長慶不僅在保障國家油氣供應中擔當重任,還使我們在國際能源合作中有了更多的底氣和話語權。

  建成了國內最大產氣區

  長慶天然氣迅猛發展,首先給以首都北京為核心的華北地區和陜、甘、寧、蒙區域,建成了安全穩定的氣源地。長慶天然氣開發起步較晚卻后來居上,2003年作為西氣東輸先鋒氣率先抵達上海;2010年天然氣產量突破200億立方米,成為國內最大產氣區。近3年平均每年凈增長45億立方米,在國內天然氣消費快速增長中,擔當著至關重要的民生保障作用。

  長慶天然氣自1997年進入北京以來,先后通過12條總長6500公里管道,西輸寧夏,北上內蒙,南下陜西,東送山西、河北、河南、山東、上海及京津地區,給40多個大中城市供氣。西氣東輸一、二線經過長慶氣區,使其成為我國陸上天然氣管輸樞紐,承擔著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天然氣調峰重任。至2013年底,累計生產天然氣超過2000億立方米,相當于替代了5.1億噸標煤,在保護環境、凈化空氣、建設美麗中國征途中發揮著良好生態效益。

  加速陜、甘、寧、蒙區域工業化進程

  快速發展的長慶油田,助力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帶動周邊油氣化工工業集群崛起。近10年大規模的油、氣田產能建設,不僅拉動區域工業強省戰略加速推進,促進當地工程建設、建材、物流、綠化保潔、農貿、餐飲等諸多行業繁榮,還解決了當地10多萬人就業。

  目前,陜北、內蒙古東南、甘肅隴東及寧夏部分地區,依托長慶生產的天然氣,建成20多家LNG、甲醇生產及天然氣發電廠。隨著“氣化陜西”、“氣化內蒙”、“氣化隴東”等民生工程加快推進,長慶油氣區域及周邊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首先用上了天然氣,公交車、出租車改用天然氣燃料。石油煉化、天然氣化工、發電企業的競相發展,對拉動當地產業升級、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和民生建設,起到實質性帶動作用,也給這一區域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打下良好基礎。

  引領我國油氣開發進入“非常規時代”

  在我國本土上建成5000萬噸特大型油氣田,對于油氣需求數量龐大的中國而言,其現實作用和意義不亞于美國的頁巖氣革命。事實上,新世紀以來,長慶主攻超低滲油氣開發取得的突破,拉動“非常規油氣”產量突飛猛進增長。

  鄂爾多斯盆地廣泛發育世界上典型“三低”油、氣藏,長慶生產的油氣,90%以上來自“特低滲、超低滲”。也就是說,從新世紀開始,我國就已步入非常規油氣大規模開發,從低滲透、特低滲至超低滲,長慶油田作為我國致密油氣田開發先導性試驗區和技術創新基地,探索發展形成的一整套國際領先的“三低”油氣田勘探開發配套技術,對于加快當下中國油氣開發從常規轉向非常規領域極為寶貴。

  “西部大慶”:給我們的啟示

  解放思想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長慶油田的發展歷史,就是不斷解放思想、持續深化認識的過程。實踐證明,唯有解放思想,打破固有觀念的束縛,才能在解決影響和制約“三低”油氣田科學發展的關鍵因素和問題上實現重要突破,面對鄂爾多斯盆地復雜地下地上條件和內外部環境,“兩個戰略轉移”、“三個重新認識”、“超低滲上也能建設大油氣田”等思路的形成,有力地推動了油氣田生產實踐,并在實踐中形成新的認識、思路、目標和舉措,開創了長慶油氣發展新局面。

  資源控制能力就是競爭能力。無論企業處于低谷期間、調整轉型階段,亦或是快速發展時期,始終把油氣勘探放在第一位。沒有資源,一切都無從談起。長慶油田之所以能在持久歷練中,一步一步把油田做大,最關鍵的就是長期致力于盆地油氣勘探思路的探索、方法的優化、技術的創新。在盆地復雜地貌、地質環境中掌握了油氣形成、儲藏、分布的理論和規律,從而提升了資源掌控、資源轉化和低成本發展能力,贏得發展新優勢。在如今這個科技高度發達和信息傳播便捷的全球化時代,技術可以照搬,但能力難以復制,特別是對油氣采掘行業,資源控制能力就是主導競爭力。

  擁有核心技術,才能不受制于人。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全球化時代,沒有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始終難以擺脫被動。正是核心技術的形成,讓這些被國際知名公司判定為不能有效開發的“低品位油氣田”,成就“西部大慶”。當年,長慶用資源換技術,把地質條件最好的區塊拿出來與殼牌合作,直到長慶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這個氣田南區開發后,合作區才啟動開發。與道達爾的合作同樣如此。當然,與跨國公司合作中,長慶也受益于其先進技術、管理、文化啟發,對創新和完善“三低”油氣田開發技術至關重要,但前提是,你若沒有獨立的創新能力,合作方更不可能把核心技術賣給你。

  轉變發展方式需要頂層設計。長慶油田轉變發展方式涉及到資源節約、安全環保、質量效益、投資回報等多個層面和環節,沒有系統的頂層謀劃和設計,僅靠一兩個方面“單兵突進”,是難以企及新型工業文明對油氣開發需求的。低滲透油氣田實現開發的根本出路在于低成本,長慶從轉變傳統石油工業建設模式破題,創新生產方式,催生現代化的管理方式;用好市場機制,科學配置各類資源獲得可持續發展能量,拉動盆地“三低”油氣田開發投資回報率達到25%以上,把“資源、創新、低成本”戰略,轉化為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成果。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石油新聞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va无码免费| 免费看少妇作爱视频| 爆乳女仆高潮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性欧美视频videos6一9| 人妻内射视频麻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高潮迭起av乳颜射后入|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国产xxxx99真实实拍|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视频|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 国内高清久久久久久|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 日本真人添下面视频免费| 丰满又黄又爽少妇毛片| 奇米在线7777在线精品| 天天躁人人躁人人躁狂躁| 俄罗斯大荫蒂女人毛茸茸|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在线观看a级片|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高清| 麻豆国产96在线 | 日韩|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黑森林精选av导航|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老熟女高潮喷水了| 四虎影视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