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2 11:02 來源: 作者:
天然氣管道建設情況概述
2016年,我國天然氣長輸管道建設持續推進,全年建成干線、支干線管道里程1500千米,截至2016年年底天然氣長輸管道總里程近7萬千米。2016年,我國又有兩條長輸天然氣管道開建——6月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國境內段在黑龍江黑河開工;7月陜京四線輸氣管道工程分別在北京市、內蒙古自治區等標段全面開始建設。10月西氣東輸三線東段江西段進氣投產;12月福建泉州段主線竣工送氣,西三線東段全部建成。
201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自2014年中國油氣體制改革方案開始醞釀以來,在天然氣市場化改革中提速,天然氣管輸價格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
定價機制向市場化邁進
2016年以來,我國天然氣改革政策密集發布,可謂一環扣一環。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國家2015年將非居民用氣最高門站價格下調0.7元/立方米,并提出2016年11月20日后允許供需雙方以基準門站價格為基礎上浮20%,利用價格手段調節市場供需。11月1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福建省天然氣門站價格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開展天然氣門站價格市場化改革試點,西氣東輸供福建省天然氣門站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不再執行政府指導定價,通過價格杠桿對市場供需進行調節,盡可能通過市場交易形成價格,實現價格公開透明。這個通知被認為是為即將出爐的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做好鋪墊。
去年11月1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推進化肥用氣價格市場化改革的通知》,全面放開化肥用氣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并鼓勵化肥用氣進入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等交易平臺,通過市場交易形成價格。化肥用氣價格放開后,除陸上管道氣供城市燃氣門站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外,其他用戶用氣價格均已實現市場化。除涉及民生的居民用氣外,占消費總量80%以上的非居民用氣門站價格主要由企業自主協商決定。中國天然氣改革市場化又邁出一大步。
與此同時,2015年7月1日,由新華社、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申能集團、北京燃氣、新奧燃氣、中國燃氣、港華燃氣、華能國際10家單位為股東的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啟動。經過一年多的試運行,2016年11月26日,這個國家級交易平臺正式投入運行,天然氣交易量有望突破150億立方米,占全國天然氣消費總量的8%左右。同時,這個中心還發布了包括中國液化天然氣出廠價格指數、中國華南LNG交易價格指數在內的三大油氣市場系列價格指數,以反映市場供需及價格走勢,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決策參考。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作為公開透明的交易平臺,能夠真實反映我國天然氣的市場價值,通過市場化手段解決供需矛盾,有助于加快我國天然氣價格的市場化改革步伐。天然氣交易中心的構建,有利于建立不同來源的天然氣價格相互關聯、有效聯動的統一定價機制。此外,建設天然氣交易中心,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天然氣分銷商與最終用戶,擴大市場范圍,促進天然氣全產業鏈的良性互動與發展。對天然氣產業鏈體制改革、管網獨立運營、形成獨立的輸配氣價起到一個倒逼作用。
天然氣管網改革加速
自從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油氣體制改革就已經確立了“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改革思路。目前,我國在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方面還沒有系統的制度規定,定價透明度有待提高。而且,現行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多數實行“一線一價”,這種定價方法是在“單氣源、單管道”的供氣方式下確立的。隨著管道建設速度加快和供氣安全要求提高,越來越多的管道連接成網,我國現行的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方法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天然氣體制改革的重點在于管網改革已成為業界共識,而推動管網設施的第三方公平準入成為關鍵。
2016年10月9日,國家發改委公布《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和《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改革后的管道運輸價格機制的核心變化首先是定價方法的變化。原來運用建設項目財務評價原理監管管道運輸價格為主的定價方法將調整為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則定價,即在核定準許成本的基礎上,通過監管管道運輸企業的準許收益,確定年度準許總收入,進而核定管道運輸價格。
此次出臺的文件進一步明確了8%的準許收益率為稅后投資收益率、負荷率按75%計算。
這意味著如果管道運輸企業實際負荷率低于75%,則實際收益率可能達不到8%甚至更低,只有加大向第三方開放力度、提高負荷率,才能獲得準許收益甚至更高的收益水平。兩個《辦法》的出臺,將對國內天然氣市場建設和相關行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有利于激發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管道積極性,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
兩個《辦法》還明確要求經營天然氣管道運輸業務的企業,原則上應將管道運輸業務與其他業務分離,暫不能實現業務分離的,應實現管道運輸業務財務獨立核算。這被視為油氣改革中管網獨立的第一步。
市場主體日益多元化
自2016年10月以來,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先后公布了符合條件的管網基礎設施公開信息。隨后,國家能源局山西監督辦公室等一些地方政府也開始陸陸續續公開了他們的省內管網資產信息。
據中國石油公開信息顯示,自2006年5月以來,陜京二線為中國石化代輸天然氣,有力支持了中國石化在河北省、天津市、山西省等市場的天然氣供給。自2014年以來,中國石油為新奧能源、北京燃氣、南京太平洋、上海天然氣管網等第三方用戶開放江蘇LNG接收站、唐山LNG接收站、大連LNG接收站及其外輸管道,進行進口LNG的接卸、存儲、裝車、氣化和代輸服務。
2016年12月7日,中國石油油氣管道首次向民企開放,西氣東輸與廣匯能源簽署框架協議,將向廣匯能源江蘇啟東LNG分銷轉運站實行第三方開放。根據協議,西氣東輸從廣匯能源收取代相應代輸費。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石油的天然氣改革步伐不斷加速。2016年11月25日,中國石油對天然氣銷售管理體制改革進行動員部署,此次改革對天然氣銷售業務實行“天然氣銷售分公司—區域天然氣銷售分公司”兩級管理架構。其中,天然氣銷售分公司負責公司天然氣業務的管理和運營,按直屬企業管理;組建北方、東部、西部、西南、南方5大區域天然氣銷售分公司作為其所屬機構,按分公司設置;區域天然氣分公司下設省級代表處,作為其派出機構。這意味著中國石油正式拆分天然氣銷售和管道業務。
中國石油作為我國天然氣領域的“領軍者”以及天然氣改革的主要角色,已經開始動真格。在國企、民企雙方合作供應的局勢下,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與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大型國企簽訂天然氣轉運協議,天然氣產業市場化的改革也將會大大提速。
作者:佚名 來源:石油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