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藥品信息證書編號:(蘇)-經營性-2020-0005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編號:
蘇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師支持:北京易歐陽光律師事務所
球面顯像管
現在我們已經很難看到最早的采用綠顯、單顯顯像管的顯示器,就連初期的14"彩色顯示器也很少見到。當時這些顯示器都是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器,采用的是孔狀蔭罩,其顯像管斷面基本上都是球面的,因此被稱做球面顯像管,這種顯示器的屏幕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是彎曲的,這種彎曲的屏幕造成了圖像失真及反光現象,也使實際的顯示面積較小。
在此階段,對屏幕圖像的調整也由于受操作系統(主要是DOS系統)的限制,而只能采用電位器模擬調節(jié),也就是顯示器下方的一排旋鈕,通過這些旋鈕可以對顯示效果進行簡單的調整(包括亮度、對比度以及屏幕大小及方向),這種方法缺乏直觀的控制度量,在進行模式轉換時容易造成圖像顯示不正常出現故障的幾率也比較大。隨著顯示器技術和軟件技術的發(fā)展,這種采用電位器對顯示器進行模擬調節(jié)的技術也將慢慢被淘汰。
平面直角顯像管
隨著電腦整體水平的進步,人們對顯示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到了1994年,為了減小球屏四角的失真和反光,新一代的“平面直角”顯像管誕生了。當然,它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平面,只是其球面曲率半徑大于2000毫米,四角為直角。它使反光和四角失真程度都減輕不少,再加上屏幕涂層技術的應用,使畫面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各個顯示器廠商都迅速推出了使用“平面直角”顯像管的顯示器,并逐漸取代了采用球面顯像管的顯示器。近幾年的14英寸和大多數的15、17英寸及以上的顯示器都采用了這種“平面直角”顯像管。
在此之后,日本索尼公司開發(fā)出了柱面顯像管,采用了條柵蔭罩技術,即特麗瓏(Trinitron)技術的出現,三菱公司也緊隨其后,開發(fā)出鉆石瓏(Diamondtron)技術,這使得屏幕在垂直方向實現完全的筆直,只在水平方向仍略有弧度,另外加上柵狀蔭罩的設計,使顯示質量大幅度上升。各大廠商紛紛采用這些新技術推出新一代產品。
從1998底開始,一種嶄新的完全平面顯示器出現了,它使CRT顯示器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種顯示器的屏幕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是筆直的,圖像的失真和屏幕的反光都被降低到最小的限度。例如LG公司推出的采用Flatron顯像管的“未來窗”顯示器,它的蔭罩是點柵狀的,使顯示效果更出眾。與LG的Flatron性能類似的還有SamSung的丹娜(DynaFlat)顯像管。另外,ViewSonic、Philips等也推出了自己的完全平面顯示器。
縱觀CRT顯示器的發(fā)展趨勢,由于人們對完美顯示效果的不斷追求,今后的CRT顯示器也將會更高的高度邁進。
這一段時間內,由于WINDOWS操作系統的發(fā)展,特別是WINDOWS95、98的成熟,VESA的DDC協議允許顯示器和主機間通過數據通道進行信息交換,從而出現了數控調節(jié)。這時的顯示器內部帶有專用的微處理器,可記憶顯示模式,切換時無須調整,量化調節(jié)更精確,按鈕為輕觸型。所有的這些優(yōu)點,使得顯示器的壽命更長,故障率降低,因而數控調節(jié)技術得以迅速推廣,其操控方式也從普通的按鍵式變成新穎的單鍵飛梭。菜單控制(OSD)是一種新出現的屏幕調控技術,它通過和按鍵的結合以量化的方式將屏幕的調節(jié)情況直觀的顯示出來,具有較強的易用性,使用舒適,符合人體工程學,更貼近用戶。
CRT顯示器歷經發(fā)展,顯示質量越來越好,但顯像管要求電子槍發(fā)出的電子束從一側偏向另一側的角度不能大于90度,這使得顯示器的厚度要與屏幕的對角線一樣長,對于具有更大可視面積的顯示器來說,就意味著更厚的機身和更大的體積。
為了使大屏幕顯示器更為普及,廠商又開發(fā)出廣角偏轉線圈技術,它能使電子束的最大偏轉角度達到100度或更高一點,這樣在較短的距離內就可以實現電子束的完全覆蓋,從而縮短顯像管以至機身的厚度2英寸左右。還有一種辦法就是采用短頸顯像管,在顯像管的電子槍末端使用更小的部件,這也可以使機身的厚度減少1英寸左右。
液晶顯示器
現在市場上已出現了不少短管顯示器,例如Philips的19"109B和17"107B,ADI的19"MicroScanG66,ViewSonic的19"PS790、17"PS775、17"GS771等,都是采用廣角偏轉線圈技術的,由于使用了短管技術,加之對顯示器內部進行了結構優(yōu)化,19"顯示器的厚度與15"的差不多,17"顯示器的厚度則與14"的很接近。由于CRT顯示器物理結構的限制和電磁輻射的弱點,人們開始尋找更新的顯示媒體--液晶顯示器,它無輻射、全平面、無閃爍、無失真、可視面積大、體積重量小、抗干擾能力強,而視角太小、亮度和對比度不夠大等缺陷也隨著技術的提高有了相當的進步,例如新產品TFT-LCD顯示器。
目前限制液晶顯示器普及的唯一原因,是昂貴的石英基板和不高的良品率造成的高價位。隨著新近的低溫多結晶Si-TFT技術的成熟和大規(guī)模生產帶來的低成本,TFT-LCD有望在2000年后占領CRT顯示器一半以上的市場。但是液晶顯示器的圖像色彩和飽和度不夠完善,而且其響應時間太長,一旦出現畫面的劇烈更新,它的弱點就表露無異。
在液晶顯示器不斷發(fā)展的同時,其它平面顯示器也在進步中,如等離子顯示器、場致顯示器、發(fā)光聚合體顯示器。
添加客服微信
為您精準推薦